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佛光新聞> 〔2021中華佛光青年幹部共識營〕來自雨都的溫暖陽光 闕曉菁力行給人歡喜

佛光新聞

字級

〔2021中華佛光青年幹部共識營〕來自雨都的溫暖陽光 闕曉菁力行給人歡喜

【人間社 吳浩君 新竹報導】 2021-12-17
「既然能夠歡喜,那為什麼不?」總是笑臉迎人的基隆佛光青年分團團長闕曉菁說:「微笑待人是自然而然」。在三皈五戒時獲得法名「普欣」,希望普羅大眾都能歡喜,勉勵自己要身體力行「四給」的觀念。

「回想剛要接任團長時覺得很錯愕、無法接受事實」,因為前團長的改選調派在接任前幾天才得知。也曾懷疑自己「我能做得到嗎?會不會倒團啊?」起初總是戰戰兢兢地做事,但時間久了,對於每一場活動有更深層的認識。從一群彼此不認識的青年到組織團隊,「從磨合到整合」,每個人來自不同的行業、背景、學習環境,習氣各有不同,如何找到這個人的優點,並把他放在對的位置,就是團長的職責。

「如果我在團長任期中有一些成就,一定都是團員把我放在心上照顧。」很感謝大眾願意給予機會一起成就一場場活動,若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他,「困難過去了,就不覺得苦」。曉菁分享〈心甘情願〉的歌詞,「走過風風雨雨、走過漫漫長夜」,因為青年夥伴一起走過,苦就不會覺得苦、困難也不覺得艱難。

接任團長之後有什麼的美好轉變,曉菁分享,團長要學習在大眾面前講話、主持、歌唱等等能力,並觀察大家的優點長處,在不同單位角色中溝通協調。她說:「承擔是成長,當中必然有辛苦,因為我們需要跳脫舒適圈,更重要的是打破、放下過去的自我。」青年的特點在情義相挺、集體創作,各區青年在辦活動時互相支援,貢獻各自專長,主持、親善、帶領活動、幕前幕後等義工,共同圓滿每場盛會。學佛讓他在眾中觀照自己,常常在與人互動中,因為一句話被點醒,發現自己有哪些需要調整,待人處事能更圓融。

她透露接引新人的小祕訣,不浪費每一次與人相遇的機會,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因緣接觸佛教。因此把握當下,充滿微笑、主動帶領不熟識的青年認識道場和青年團,多關心一句、多說一句好話,給人一個認識佛教的好因緣。「我們的一言一行,正代表著常住、佛光青年團的精神」。

疫情對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,她說:「聽到4+1團長任期消息,打破我原來計畫,團長任期後想出國工作、讀書,或參加短期的佛學院。」但疫情的環境劇變也讓大家擁有靜下來的小確幸,好好思考「佛法對我們來說是什麼?對青年有何作用?」重新規畫團務及人生。

之前抽到一則法語:「立定腳跟做個好人,風霜雨雪不足畏也。」有一次要辦活動找人手,但邀約常被拒絕而造成心理壓力,覺得辦活動怎麼這麼困難,「我們不是在做好事嗎?為什麼大家都不踴躍參與呢?」後來經過一些活動和人際磨合等風霜才體會這句話。讓自己回到最初的出發點,「希望讓更多人因為活動而親近、認識佛教。」而當中的磨合、逆境則是等待善的因緣種子發芽的養分。

曉菁分享平時的修持功課,每天固定誦《心經》,道場法師曾教她這是「打摩斯密碼給佛陀」,透過功德回向,將祝福送給身邊的親友、青年或是不順遂的因緣。讓自己面對事情時能更有力量,也能將祝福傳達給對方,希望大家能悉發菩提心,用智慧面對人生,並接引更多青年學佛。

不論是團務或個人規畫,常常計畫趕不上變化。但曉菁覺得自己很幸福,當遇到課業、工作、人生的難題時,身邊總有很多菩薩拉他一把。例如:前陣子外婆住院,覺得不知所措時,有許多醫療專業的青年可以請益。或是工作生活覺得沮喪難過時,一通電話就有好友傾聽陪伴,一同走過低潮。未來團務規畫還有很多需要調整和調適的地方,需要觀照的對象、考慮的方向也要更全面。

「先不要急著以為是苦,就不會覺得是厄了。」曉菁鼓勵青年不要自己嚇自己,擔憂承擔團務後會如何。但當走過後,會發覺自己反而是最大收穫的人。在能力、思想和生活觀念的轉變,都是從發心服務中逐漸培養而獲得。
12345678910第1 / 931頁
追蹤我們